战“疫”背后的生态故事
2020-03-02 来自: 价值中国 浏览次数:1336
跨进2020年门槛,中华民族准备好欢天喜地过大年之际,新冠肺炎从武汉汹汹而起,很快席卷全中国,全球各国狠烟四起。于是乎,这场战“疫”,从中国之战升级为全球之战。瘟疫流行,实为地球生物圈战争的一种特殊形态。战“疫”,在深刻改变着人类文明走向和人类文明进程。曾几何时,老虎和狮子被称为百 兽 之 王,当老虎和狮子被人类征服后,人类误以为地球生物圈所有的生物都归顺、招安、投降了人类,甚至天真的认为所有的生物基因中已经刻录:人类至 尊、人类勿侵!这次疫情暴发,一夜之间,人类发现并非如此。在人类看来,早已征服了动物、植物,而病毒是比动植低级的生命。然而,正是动物、植物之外的第三种生物,无数次让地球生物圈发生振抖。面对当下这场由病毒带来的深重灾难,人们捶胸顿足、深刻反思。由此联想到之前的“非典”、埃博拉病毒,还有以前的以前……几乎所有的人都在苦苦发问:新型新冠病毒究竟是从何而来?一时间,人们在极力寻找“敌人”,蝙 蝠、果 子狸、穿 山 甲、竹 鼠、猪 獾……莫名其妙,诸多野 生动物都成为病毒源头的指向。不过,人们非常清醒的一点,也就是能够形成共识的一点,就是新型冠状病毒随野 生动物而来,因滥食野 生动物而起!
这次战“疫”的代价实在太大,几乎所有国家资源都用在与病毒的战争上。在疫情汹涌、战“疫”正酣之时,禁止食用野 生动物的呼声四起。全国各地各部门陆续出台史 上最严措施,疫情期间冻结了与野 生动物有关的交易活动。2月24日,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《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全 面禁止非法野 生动物交易、革除滥食野 生动物陋习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》。这一《决定》明确规定:全 面禁止食用野 生动物!野 生动物吃不得,这已成为“舌尖上的法律”。《决定》全 面禁止食用野 生动物,已不是针对特定人群,而是普遍性法律规定。法网恢恢,疏而不漏。任何人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吃任何陆生野 生动物,都是违法行为,必然受到法律制裁。在这里,不吃就是守住了法律红线,不吃就没有杀戮,就是为野 生动物保护做贡献,就是为生态安全做贡献,就是为防范公共卫生风险做贡献!从地球生物圈战争的角度看,这有点像是“避免战争宣言”。人们已经强烈意识到,这种战“疫”是难以承受之重。只有高高挂起“免战牌”,才能避免重蹈覆辙,拯救人类,也拯救自然。
过去,为了保护野 生动物,无数人奔走呼吁:拒食野 味。如今,全 面禁止食用野 生动物已经成为国家法律。这不是为了野 生动物,而是为了人类自己,为了人类自我拯救。毫无疑问,全 面禁止食用野 生动物,这是人类千年未有之大事件,这是人与野 生动物关系、人与自然关系的一次重大调整,必将产生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影响,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向新阶段。在生态学上,有一个地球生物圈生态平衡理论。病毒,并不是完整的生命,但它是地球生物圈的一部分,并且在维护生物多样性上发挥着关键作用。病毒是一种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,虽然结构非常简单,但人类仍有许多认知盲区,面临诸多认知新领域。这次疫情之战,也许正是由病毒引起的全球生态再平衡的前奏。由此,必将推动人类加深对地球生物圈深层进化机理的认知,加速制作并实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治理工具和政策举措。
野 生动物是人类的隔壁,亲密的邻居。人类与野 生动物休戚与共,生生不息,共享地球生物圈。在人类到来之前,老 虎 狮 子 豹 子 野 猪 野 牛 野 鸡……野 生动物家族就是地球生物圈的原住居民,早就取得了地球生物圈的永 久居住证。人类到达之后,原住居民毫不吝啬、慷慨资助了人类。一开始,人类采集狩猎,与野 生动物竞争与合作中分享生物圈。后来,人类逐步走上栽培作物、饲养畜禽的之路。从某种意义上说,人类栽培作物、饲养畜禽的那一刻起,就已经改变了地球生物圈的生态机制,这也是地球生物圈危机的根源。从此,人类在地球生物圈称王称霸。人类已不满足于地球生物圈的自然生态环境,开始清除森林,开辟农田牧场,主动创建区别于野 生动物的人类家园。在此之前,地球生物圈只有一个家园——野 生动物家园。如今,在地球生物圈出现两大家园——人类家园和野 生动物家园。人类的家园是新生的家园,是田园、社区,是农业空间、城镇空间;野 生动物的家园是生生不息的荒野,是自然而然的生态空间。大自然滋养了人类,生态空间是农业空间和城镇空间的根脉。地球生物圈面临的最 大问题,依然是人类家园一天一天的扩张,而野 生动物的家园不断受挤压处在消失、萎缩之中。
毫无疑问,人类早已坐上了万灵之 尊的宝座。然而,这个尊 者,存在的前提是有“万灵”的存在。当生物圈崩溃,万灵消失,这个尊者又将如何?人类是异养生物,我们体内没有叶绿素和那一整套酶,不可能直接去利用阳光、水和无机物来生产生命要活下去的蛋白质、脂肪和碳水化合物。我们必须吞食其他生命,从其他生命那儿吸收蛋白质、脂肪和碳水化合物,以及氨基酸和维生素。人类要摄入的全部食物,直接源自生物圈的食物链。在地球生物圈,万物互联互通,互相依靠,人类不可独立特行!人类的发展,代表着地球生物圈发展的最高成就,但并不应该成为生物圈的终结力量。就此而言,人类要怀有感恩之心,要学习与野 生动物做友善和谐的邻居,而不是贪得无厌、凶残无比、毫无怜悯之心的超级掠食者。历次疫情大爆发,都是邻居关系不和谐而引发的“战争”。未来的地球生态系统,依然是植物、动物、微生物三元循环往复。在地球生物圈中,植物是生产者、动物是消费者、微生物是分解者,三位一体,同样重要。人类种植的作物、饲养的畜禽,数量已经异常庞大,但人类永远不可能独 霸生物圈,更无可能独占生物圈。如果对地球生物圈的野 生动植物发动物种清洗,那绝不是智慧的行动。人类不是万 能的,但人类必须在维护地球生态系统中动物、植物、微生物之间的力量均衡中有所作为。
生命在地球上已经存续了38亿年,从来没有任何单一物种能够凭一己之力而改变生物圈的结构。自从有了人类,这一切都发生了变化。人类对地球生物圈影响的深度和广度,远远超过了行星撞击的影响。然而,地球生物圈不能只有人而没有野 生动物,不能只有人类家园而没有野 生动物家园,人与野 生动物、人类家园与野 生动物家园是拆不开、搬不走的邻居关系。这就要求具有智慧力量的人类,不能杀鸡取卵,诛求无已,要有生存之道,遵守生态法则,主动放低姿态,深度调整邻里关系,调整人与自然关系,调整人与野 生动物关系,调整人类家园与野 生动物家园的关系。我们要尊重自然,敬畏生命,就要从尊重野 生动物、敬畏野 生动物、保护野 生动物开始,就要从尊重野 生动物家园、保护自然生态空间做起。我们与野 生动物,风雨同天,世代为邻!
野 生动物最 大的特点,就是一个“野”字。“野”对应着“家”,野 生动 物 对 应 着 家 养 畜 禽。“野 生”与“家养”是两个规则体系,两种机制原理,一个是自然天成、物竞天择,一个是文明生成、经济法则。不能把“家养”的规则生搬硬套在“野 生”上,不能把城镇空间、农业空间上的规则,生搬硬套于生态空间上。保护野 生动物,就是保护野 生动物“野 性”,就是要维护其“野 生”,就是要根据自然天成的“生态机制”,遵循天设地造的“自然法则”,而不是应用文明生成、人为设计的“经济法则”。为此,我们展开了一系列组合配套的“国家动作”。在国土空间规划中明确划定野 生动物自由栖息的乐园——自然生态空间,保护野 生动物重要的栖息地——国家公园、自然保护区、自然公园,确保野 生动物的家园不受人类力量侵犯,从法律上规定野 生动物不是“口中食”“盘中餐”,这标志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法律体系已经形成,这是人类文明在21世纪迈出的一大步,这就是新时代的中国生态文明。伟大的文明,不仅是人类的文明,而是地球生物圈的文明。
3月3日是世界野 生动植物日。保护野 生动物,人类一起在行动!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,从做“文明的邻居”开始,从“舌尖上的行动”开始吧!
( 作者:党双忍)